2014-7-29 10:16| 发布者: tianzc| 查看: 202| 评论: 0
日前《我是歌手》歌王已经产生,羽泉组合荣登歌王宝座,林志炫获亚军。网络上替林志炫不平的大有人在,但个人觉得羽泉会赢却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这里简单介绍下背景:《我是歌手》的选手由500名现场观众直接投票选出来决定分数与去留,现场所用音响设备为8千人演唱会级别,直接作用于1200平米的演播室,具有很强的音乐震撼性。总决赛的比赛环节将从周比赛的单环节PK进化为多环节竞赛,还增加了嘉宾助阵的“帮帮唱”环节,歌手个人演唱成绩只占30%;帮帮唱环节成绩占30%;最后将半决赛成绩纳入计分,占总成绩的40%。以下为对应资料。 根据背景,我们可以简单一点,把现场选手比作产品,现场观众比作用户体验用户,那么,羽泉正好赢在体验上。结合在日前的IxDC体会到,正好从羽泉那里学点体验设计。 1、《我是歌手》比的既是歌手实力,更是观众体验——体验时代的产品什么是体验,这里按照@Tequila交互設計 分享,体验是一种记忆与感觉的综合,如下图: 作为一种综合体,构成用户体验的表现层要素至少有五种——视觉、味觉、触觉、听觉、嗅觉。那么直接决定歌手命运的500名现场观众实际上是根据自己的综合体验来进行评价。 这点应该不难理解,否则就没人会去演唱会现场,买张CD回家煲就行了。 所以电视机前的观众和现场观众在欣赏选手表演时的体验是有很大差别的,因此我们不能用单纯的听觉+视觉来衡量现场观众的评分高低。感觉记忆(当时的感觉,稍纵即逝)存在区别。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由于选手赛外情节的加入,每个选手本身除了唱功和现场表演之外,还各自被赋予了不同的个性,而这也会对观众的现场体验产生影响。人的短期记忆模型中有三个系统,其中一个系统是负责将当前信息与长期记忆进行联系的。一个陌生的歌手唱歌,观众可能会欣赏她的唱功,但如果她是彭佳慧,也许有些观众会哭。 观众真的是因为那个歌手本身而哭吗? 2、《我是歌手》不例外,体验是可以设计的——好的设计目的清晰精准、专业能力+商业敏感缺一不可。首先我们从上文所谈到的,体验是一种记忆与感觉的综合,那么唱功本身的高低并不直接决定观众评分。 接着再对比羽泉组合和林志炫的两段决赛视频。 首先是这段羽泉组合决赛的视频:点击这里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到,羽泉组合虽然编曲技巧无创新之处,唱功也和林志炫有一定距离,但是他通过表演的方式对用户实现了精准的感染——在这种观众跟着哼唱的用户场景里,让观众知道歌手的节奏,哪个地方停顿,哪个地方高潮,哪个地方升调还是降调,让现场观众的感觉顺着走,并在最后一首通过感情牌直接击中用户痛点。两个字——强大。 而林志炫的《浮夸》,懂者泪流,不懂者反而觉得他是孤芳自赏。他的唱功自不用说,但只要他一张口就知道他接下来怎么唱了,如果将其比作产品的话,而设计者也是林志炫的话,那么他在打造一个艺术品,之可惜并不是每个人都有鉴赏能力。这一点,他缺的是商业敏感,或者说,他宁可不要体现这种商业敏感。(从歌词上可以表达出来)。 3、让《我是歌手》在“公平的框架”中内定——响应式的设计 考虑到中国国情,这里我们如果把《我是歌手》这个节目想象得邪恶点,假设节目出品人湖南卫视想让决赛结果能带来最大的商业价值,那么让林志炫得了第一,则不符合其一贯的作风,没有话题可炒,而综合所有热门人选,你会发现羽泉的获胜相对来说延续性的价值最高(好为下期邀请歌手做铺垫)。 OK~ 锁定羽泉。 接下来,为了适应“公平的框架”,保持设计的一致性,这里我们保证不干涉现场观众的投票,但是可以选择性地让更有可能给羽泉高分的观众达到一定的比例。 如果太高,则未免太没技术含量了,这里导演可以采用响应式的设计流程,通过设计一系列变化的规则,从而根据现实需要和舆论,来对现场评分情况进行响应。 这里要把握原则: 1、设计根据变化的规程而不是最终原型。(一切皆有可能,正如赛前发布会上,总导演洪涛声称“歌王有可能会空缺”) 2、保持一致性,提高技术含量。(公平性的一致,保证设计贯穿整个开放周期) 3、将快速原型作为一种沟通工具。(这里的快速原型即是现场) 4、用多周期代替大周期。(加强团队配合,将往常的单环节PK进化为多环节竞赛,还增加了嘉宾助阵的“帮帮唱”环节) 接下来就看导演发挥了。 这里需要澄清的一点是:这里所说的在“公平的框架”中内定只是笔者的一个例子,目的是为了好让读者了解响应式的设计,并不代表真实情况,请各位XX粉不要喷我。 笔者微信ID tedone 欢迎交流。 一个热爱生活的观察者,关注知识管理,用户体验和未来学,并尝试在这三者中找到一个惊艳的交点——一切为了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