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7-30 10:35| 发布者: tianzc| 查看: 269| 评论: 0
作者:王海波; IT老兵 作为一个IT老兵,做过多年开发、多年产品,现在又在负责地图的产品运营,经常仰望星空,扪心自问:一个会写代码的产品会是一个好运营吗?怎样利用自己的长处来改善现有产品的体验呢?经过一年的摸索,似乎找到了一种通用的方法,听我慢慢道来。 目前常见的问题 作为一个产品负责人,你接手一个现有产品,可有遇到一些困惑:怎样确定目前产品有那些问题?应该优先解决什么问题?自己使用产品的感受真的能够代表大多用户吗? 作为一个负责具体功能的产品经理,怎样确定用户在什么地方用得不爽,在概念认知、交互和技术实现上有哪些问题?怎样来证明自己想的是对的?怎样来说服领导同意你的改进想法? 作为一个运营负责人或运营岗位同事,有没有觉得产品体验的改进和自己几乎无关?你想发力,却很难说服领导和产品经理,想帮助产品改进体验但是老觉得隔靴搔痒? 如果你不存在以上问题,本文可跳过⋯⋯ 如果你对用户群体有着全面深刻的理解,本文可跳过⋯⋯ 如果你有更好的办法,真心欢迎赐教⋯⋯ 问题的成因 作为产品负责人,大部分时间在想规划、写材料、审核各种输出、开会、与各种人沟通,能够聚焦在用户反馈,和用户深度沟通的时间能有多少?每天能够看一看反馈,有个感性的认识已经很不错了。导致很多产品负责人太过依赖自己的感受,忽略了大部分小白用户使用我们产品的实际情况。 作为一个产品经理,每天大部分时间在思考功能,写需求文档,了解行业信息,与交互PK,与开发PK,还要推进各种事情,只有很少时间能够跟进用户反馈问题。但对于体验问题的根因往往会不大了解,对不常接触的用户群体也会缺乏了解。想做一些用户反馈的深度分析,这好像是运营的事情;想找一些粉丝来当面沟通,也要找运营来协调;想做个调查问卷,QQ tips大多也是运营掌握的资源;想看看每一步的数据,也要找数据统计同事;想深入研究用户行为,这似乎属于用户研究同事的工作,导致大部分产品经理没有精力也没有资源来通过全面的手段来分析某一功能模块的问题。 作为一个产品运营,按职责分工有数据统计、用户运营、渠道拓展、内容运营、活动策划等,事事和产品相关,但是好像又都不能直接帮助直接改进产品体验。 1000:100:10的思考 广研率先提出了1000:100:10,个人觉得这是一种简单直接了解用户群体的好办法,还听过allen半夜找用户了解问题的故事,整个团队都很重视用户反馈。这种方法使得产品经理接触的用户面扩大,经常和用户接触,对用户群体的特征、使用的机型、使用的场景和使用障碍自然会有相应的掌握。随着时间日积月累,从个体到群体,从点到面,从量变到质变,对用户群体的理解自然会超越大部分人。 但,真正要和用户进行深度沟通,是非常耗时耗力的事情:花半天时间联系10个反馈问题的用户,大致只有三四个能够回复,有一两个能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就很不错了。还有很多产品,用户反馈太多(一天上万条),产品经理太忙,缺乏系统的方法来进一步分析,导致这个方法落实下来的团队太少。 而产品运营反而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产品运营很少把这块当成自己的工作重点,得要老板认可投入资源(在此也感谢支持我们这么做的睿智老板们),具体怎么做呢? 方法要点 为避免产品经理看到的反馈不够全面,需要对用户反馈进行全面整理分析,量化分析出用户反馈的问题包括那几大类,每一类占多少比例。让产品经理和领导对反馈这块有全面和整体的把握。先定位出要解决那一个功能模块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了解某功能模块存在的问题,需要汇总该功能一段时间内用户反馈的相关问题,并进一步分类,把代表性的用户反馈列出来。 光看到用户反馈的表面问题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地图这么复杂的App,为了弄清用户的真实感受和真实意图,还必须得进行深度访谈和可用性测试。这个思路和汤姆・凯利在其著作《创新的艺术》、《创新的10个面孔》中强调的是一样的,多接触用户,多观察用户在使用产品的实际情况、实际感受才会明白根本问题所在。例如地图的用户,大多是使用各式低端手机在各种网络极差的地方使用我们的产品,需要用的时候,大部分很匆忙,噪音大、户外光照强,和我们在室内吹着空调使用高端机型在WI-FI网络的体验完全不一样。 对于更广大用户群体,我们可以QQ tips来下发调查问卷,在腾讯这是得天独厚的一个工具。通过调查问卷可以了解到更多数量、更多区域的用户情况,量化分析也比较方便。 另外,利用数据来分析、论证我们的一些判断是非常必须的,例如某些功能模块每天有多少用户在用,每一步的流失情况是怎样的,如果进行了版本改进,版本改进后相应的数据是否有增长,可以通过数据量化说明。 我们把这种基于用户反馈分析、深度访谈、可用性测试、调查问卷、数据分析五位一体的分析方法,称为从运营出发的功能专题分析方法。 下面我们以离线地图功能模块为例进行描述。由于数据比较敏感,所有数据都非真实数据。 第一步:抽丝,理清脉络 先全面收集用户反馈,我们安排专人,对support平台、微博、微信、论坛、CE平台、内外团粉丝的反馈进行汇总,按功能分门别类进行定量分析,很容易就可以定量分析出大部分用户更关注哪些问题,如下图: 我们统计出每天有10%(非真实数据)的用户反馈离线地图的问题,反映出用户非常关注此功能模块,且用起来存在很多问题。我们第一步“抽丝”,找出了各功能模块轻重缓急的脉络。 我们再把积累一段时间离线地图的具体反馈都收集起来,整理如下: 经过这两步“抽丝”之后,从海量、纷杂的用户反馈中我们定位出了用户对那些功能模块不大满意,以及具体功能模块的问题表象了,这还远远不够。我们再进行下一步的“剥茧”。 注:用户反馈问题的数量大多是其日UV的万分之四(少部分突发事件除外),百万UV的App每天反馈量在几百左右,一周用一人天即可完成一周的用户反馈整理工作。 第二步:剥茧,找到根因 怎么来确定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呢?我们试着从深度访谈(定性)、可用性测试(定性)、数据统计(定量)、问卷调查(定量)来综合分析。 我们找一些内外部的粉丝,切记一定要按年龄、背景和职业区分开(不要找同质化的用户)。找他们聊使用产品的感受,对一些概念的认知。还是以离线地图为例,比较有趣的是: 用户A:女同事,文科毕业,HR岗位,30多岁,以前经常使用PND导航仪(安装凯立德),由于更新麻烦,且还要几百块的更新费就弃用了,现在经常使用地图App,问她是否使用过离线地图?答曰:没有,离线地图是什么?为什么下载了地图还要下载离线地图? 用户B:某创业男,30多岁,理工科毕业,典型成功人士,一个月用一两次地图,问其是否使用离线地图?答曰:离线地图,似乎没有。大致明白离线地图的意思。 用户C:85后工程师,互联网热度人士,知道离线地图的概念和大致原理,但是老忘记去下载离线地图,到了用的时候发现没有离线地图太慢了。 我们从这些深度访谈中发现很多用户,甚至是多年地图老用户,对离线地图的概念都不是很了解,至少说明我们在概念传达方面存在问题。 这些不一定能够说服老板,我们最好拿数据说话,每天下载离线地图的用户有多少呢?2%(非真实数据),是不是一个特别少的比例。 我们来做一个非常简单的可用性测试,让一些小白用户在无提示下安装离线地图,相当多的用户找不到入口。小白用户下载App大多安装后放到一边,很少会专门来研究琢磨这些概念,产品没有告诉他离线地图是什么,对他有什么好处。要靠口碑传播那是需要一个很缓慢的过程,和我们强化离线地图、提升在弱网络下的体验的目标是不一致的。 经过上面的用户反馈分类整理、深度访谈、可用性测试和数据统计后,我们剥去了表面所看到的茧,知道了核心问题及其根因(离线地图的概念传达及交互都存在问题)。现在,我们可以有针对性总结问题及提出改进建议了: 1、交互指引的问题:大多小白用户对离线地图概念不清晰,或者知道其重要性,但是老忘记下载。需要提前进行概念传达,在适当的场景进行提醒。例如在WI-FI环境下告知用户下载离线地图的好处,并指引前去下载。极致的办法是在WI-FI下自动更新该城市离线地图(需要验证); 2、用户潜在需求的问题:很多用户的Android机内存小,8G的内存装个系统,下一些App,拍些照片和存储一些动作片(你懂的),空间就不够了,很迫切的需求是让离线地图下载到外置存储卡上,可惜我们目前没有此功能; 3、程序bug:对于某些机型下载了离线地图用不了,或者下载时无故失败,需逐个按机型排查; 4、到WEB端下载的问题:还是有很多用户没有便利的WI-FI网络可用(例如保安、柜台服务员、学生、军人),他们希望从WEB端下载,可惜我们的WEB端下载地址隐藏太深,App上也没有说明,很多用户找不到,手机端给出一些适当指引会比较好。 做了这个专题分析后,产品做了相应的改进: 这个离线地图的案例,也许有些资深产品经理的产品sense好,大致用用就会看出体验问题,但是有些更纠结的功能设计就没有这么简单了。 3D罗盘的案例 地图App里面有个很专业的功能叫:3D罗盘,又是3D又是罗盘,好复杂好高科技的样子。曾经,我们对这块功能有过激烈争执: 部分领导和产品同学说:3D罗盘太难用了,地图的方向老是转,用着头晕(我的使用感受也是如此),这个切换按钮肯定应该放到二级菜单。 另外一部分领导和同学说:3D罗盘太好用了,一定要放在左下角,一键切换。 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多接触用户,多观察用户总是没错的,我们还是来做一些深度访谈: 用户A:女性,文科毕业,25岁左右。说:什么是3D罗盘不懂,一听罗盘就头晕,想起那种很多指针和刻度表的东西。平时这个地图我也看不懂,就是不知道怎么看(类似用户很多,听了这些女性用户的困惑,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地图用户90%都是男性了) 用户B:男性,某部门GM,30多岁,地图狂热用户,装了7-8个地图App。说:我可以忍受谷歌地图没有离线地图,因为有3D罗盘,我就一直用谷歌地图。我跟他说,我们地图也有3D罗盘呀,在二级菜单点选就有了。他说:啊,我不知道喔。 用户C:保安GG,22岁左右,说:我比较喜欢用3D罗盘,特别是步行导航的时候比较管用,罗盘上直接显示东南西北,特直观。 用户D:技术男,24岁左右,说:我还是比较喜欢2D地图,上北下南,看起来比较直观,特别在浏览地图的时候,不会老变方向。 做了这些深度访谈后,看了同是理工科背景的同事玩3D罗盘那么娴熟和便利的样子,我明白了我只是属于喜欢2D地图的一分子,真的还有这么一拨人喜欢3D罗盘(以文科背景居多)。有了定性分析之后,我们在更广层面做一次用户调查问卷吧,针对我们的老用户下发问卷,看看他们对这一功能的感受,这个时候发现一个惊人的比例: 竟然有49%的人喜欢3D罗盘,比喜欢2D地图的用户还要多11个百分点,这个时候我们是不是在用户打开地图的时候就展现出3D罗盘模式呢?根据用户的深度访谈和可用性测试,这28%的用户是特别讨厌这个功能的。这个时候,我们想起,谷歌地图的三位一体的左下角按钮:点击一次是定位(或回到当前位置),点击第二次是3D罗盘模式,点击第三次是回到2D地图模式。通过这番研究,我们明白了这个点击按钮的设计精妙了。 1、默认展现大部分用户都能接受的2D地图模式; 2、在当前地点再次点击后,让多数用户能够体验3D罗盘模式,降低使用门槛,也迎合那49%的用户需要; 3、点击第三次回到2D地图模式,让误操作、厌恶3D罗盘以及想切换2D地图的用户,可以单个手指完成,速度也非常快。 从这个案例说明,同一个功能,不同的用户群体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切忌把自己的感受当成大部分用户的感受。我们的产品也进行了相应优化: 使用本方法的注意事项 1、在了解问题的根因之后,有些问题可以很容易提出改进建议(例如离线地图模块),有一些就比较棘手了,还是需要站在小白用户的角度来思考,他们的真实意愿是怎样的,会怎么想,怎么用。快速做一些Demo来验证是比较可行的办法。 2、在想好建议前不要用竞品,否则容易被领先的竞品禁锢住了想法。就像我们分析3D罗盘的功能一样,发现谷歌地图实现得这么精妙,就很难跳出谷歌的这个模式进行创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