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品 运营 查看内容

【精彩回复】| 英文LOGO就是要比中文高大上?

2014-7-30 10:41| 发布者: tianzc| 查看: 440| 评论: 0

摘要: 第40期【对话产品经理】我们请到了小i机器人 产品经理 jerry跟大家分享 点此回顾本期话题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注意到生活中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越来越多的国内产品LOGO都标注了英文,看上去一下就有了种高大上的感 ...
第40期【对话产品经理】我们请到了小i机器人 产品经理 jerry跟大家分享
>>点此回顾本期话题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注意到生活中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越来越多的国内产品LOGO都标注了英文,看上去一下就有了种高大上的感觉,而印有英文的服装和包包都卖的特别好,印的英文LOGO也是功不可没,那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感觉,是崇洋媚外还是本质差异?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里面的玄机。

 

其实,这是产品设计中一个非常巧妙的编排,并非中文和英文有本质差异。

 

这个巧妙的编排却利用了人的生理习惯和心理特征,造成了人们对两者的认知产生了巨大的差别,下面我就来解密这个设计的原理。

 

生理的习惯:文字和图形

 

首先是生理的习惯,当人们看到一段文字后,内容直接进入了大脑,大脑通常会进行判断:这是什么东西,是文字还是图形,如果是文字的话,这段文字表达的是什么意思,理解了表达意思后,大脑停止了这段思考,而这个流程是大部分人的正常思维逻辑。

 

但若是看到的内容是图形时,大脑则会习惯性的去试图理解图形的意义,无论理解不了或者理解得了都会用审美的角度去判断这个图形,大脑对文字和图形的认知差别一下就体现出来,大讲堂也有好几位童鞋提到了图形这个概念,赞一个。

 

为了让大家更清晰的理解这个原理,我画了个流程图来体现大脑的整个判断流程:

 

 

从这个流程图里我们可以看到,人脑对文字和图形的识别判断是完全不同的,文字内容识别出意义后就会习惯性的停止思考,而图形的优势在于多出一步判断,且不能理解的图形的美观度成为了结论的唯一标准。

 

这个问题我跟美术设计的同事一起探讨过,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文字的表达意义和图形的美感度是无法做比较的,图形从视觉角度来自然比文字更胜一筹,英文之所以觉得高大上,是因为我们的大脑第一时间把英文或一些变型的英文作为了图形化处理,从而进入了审美的流程判断是否好看,有了这个潜意识的存在,英文才显得高大上,就像很多外国人喜欢把中国字做纹身一样,他们也是觉得方块字这个图形比较好看,所以说这个生理习惯,国内国外都是一样的。

 

心理的微妙:高端和廉价

 

我们接着来说说心理作用在这个案例中产生的作用,心理作用的微妙变化是伴随着生理的作用,在我们看来,本国文字是默认语种,理解程度会较深,这里就有个常见的心理认知,越是容易得到的东西越是廉价,作为中国人来说,中文是母语,我们看到中文就可以直接能获得含义,而英文却要再进行一次翻译才能获得含义甚至获取不到含义,进而从心理角度来说英文更有价值,好感度也会增加,如果没有获取到含义,那更容易形成未知感,这又是一个心理特征,人们总是把未知的事物充满美好的期待。

 

对于廉价感我举个例子,国外的大型企业使用的LOGO都是一些优秀的设计师做的设计,他们都会尽量避免使用英文或者本国文字,用图形的方式来表现品牌,这就是为了避免单词的含义被快速解读后造成的心理廉价感,即时部分使用单词的品牌列入GoogleNIKE也是人为创造的单词,依然是作为图形符号标志去理解,这样才会让品牌看上去高端大气。

 

下图为国外一些知名的网站LOGO,从这些LOGO也可以看出设计者在尽力避免掉入廉价陷阱。

 

 

说了这么多,英文LOGO高大上的秘密已经基本解开,这个巧妙的设计贯穿了产品和设计两个层面,通过这个案例可以总结出两个设计和产品的观点分享给大家:

 

1.  要做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产品设计,首先要保证的是图形第一时间无法解读最终含义,无论使用中文还是英文,通透直白的含义会让用户产生廉价感,尽量使用多色彩和多变型的设计,让设计充满新鲜感和深层次意义

 

2.  产品经理在设计产品时候要多考虑用户的人文环境和心理特征,在不同的环境中使用不同的产品策略,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进行产品设计,LOGO只是其中的一环,其实很多成功的产品都是这方面的翘楚,例如简化沟通的微信,140字展示的微博,主打陌生社交的某社交产品等等都是利用了用户某种心理特征引起了用户的共鸣,所以产品在设计时更需要认真仔细的研究范围用户的心理需求。

 

最后欢迎各位童鞋在腾讯大讲堂进行更多的产品交流,也可以加我微信号jerryhejia进行产品探讨:)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扫一扫关注最新动态

毒镜头:老镜头、摄影器材资料库、老镜头样片、摄影
爱评测 aipingce.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