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顺昌分析说,第一,很多中小企业认为在发行审查委员会要排队,太麻烦;第二,上市会影响原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上市后的种种规定会影响公司利润;第三,境内IPO平均成本400万,很多企业有所犹豫。 近日,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与深圳证券交易所在北京签定《北京市支持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合作备忘录》,北京市政府的目标是今年上市20家企业。对于参与培训的企业,政府将重点跟踪,对基本具备条件,并且有改制愿望的企业在资金上给予资助,改制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有一定的补贴。其中,中关村的政策是,在深交所上市的中小企业将获得200万元的补贴。 中小企业境内上市成本高 中关村巨资扶持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金融处邵顺昌处长介绍,中关村园区已上市的87家企业中,有49家选择在海外上市,登陆本土上市的只有38家。截至3月31日,深圳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已达123家,融资总额348.9亿元;北京市只有4个企业在中小企业板上市,这4家中有1家是IT企业。共融资10.8亿元,全国只排第七名。 邵顺昌分析说,第一,很多中小企业认为在发行审查委员会要排队,太麻烦;第二,上市会影响原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上市后的种种规定会影响公司利润;第三,境内IPO平均成本400万,很多企业有所犹豫。 同时他认为,上市一来可以筹资,二来可以扩大影响。但是上市费用太高,一旦上市不成功,钱就要打水漂了;另外,维持上市的费用每年有60万-100万,作为发展阶段的企业,不得不考虑这笔开销值不值得,有无必要。 不过,也有企业看好在国内上市,因为相比之下,在海外上市的维护成本更高。 资料数据显示,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每年的维持费用高达300万-500万元人民币,新加坡市场的维持费也有150万-200万元人民币。而且国外投资者总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国内公司的股票,导致股票价值被严重低估,公司的再融资受到阻碍。 因此,北京市现在还对中关村园区内的中小企业改制上市给予补助。只要企业获得证监会的IPO申请受理,无论境内外上市,政府都将按照每家企业的实际发生费用最高补助200万元。邵顺昌表示,以此计算,如果企业选择在本土上市,那么政府将分担企业上市成本的一半 但仍有中小企业认为,这种资助只有一次,也就是说如果企业第一次上市申请没有成功,以后企业再进行申请也就没有相关资助了,而上市成功的概率并没有百分之百,他们还是要量力而行。 今年上市的20家将优先在IT业中选出 记者采访到北京市发改委中小企业处处长郭俊峰:“建立直接融资服务平台是发改委继去年搭建中小企业间接融资服务平台后的又一重大举措,以期逐步建立中小企业多层次融资服务体系。这次培训的重点企业主要限于最近三年净利润总额3000万以上或利润总额未达标但具有高成长性并具有上市意愿的企业。”郭俊峰表示,“全市有上市融资需求的各类中小企业,都可以随时登录北京中小企业网的上市融资栏目,申请成为上市重点培育企业。同时,市发展改革委将会同相关政府部门,筛选出重点培育的企业为其提供上市培育服务。今年本市将实现中小企业上市的20家将在电子信息、创意文化产业、生物医药、高新技术、服务业等十大领域中根据一定的程序筛选出来并进行培训上市,未来北京市能享受到这种待遇的中小企业,将不再局限于中关村园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