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4-24 12:35| 发布者: wmscipz| 查看: 34| 评论: 0
Tech星球(ID:tech618)| 来源 翟元元 | 作者 不提供二次转载 露营有多火? 朋友圈里一半的人不是在露营,就是在露营的路上。精致露营已经成为年轻人新的社交货币,小红书上跟露营相关的笔记超过246万条。 距离“五一”假期虽然还有一周时间,但露营产业链上下游已经开始“人满为患”。 一位提供帐篷租赁服务的露营品牌商告诉Tech星球,今年“五一”帐篷租赁需求量旺盛,出租数量翻了三倍多,平时非节假日,他们一般只有周六日行情比较好,出租帐篷数量在十来套。但今年“五一”期间的帐篷目前已经预订完了,50套装备全部预定出去。 酒店式帐篷露营营地更早完成预定工作,牛路野营创始人唐伟告诉Tech星球,一般“五一”露营在2月底就已经预定完毕。虽然,今年上海营地受疫情影响,普遍无法营业,但他们3月未歇业前,周末帐篷预约已经排到了7月中上旬。 上游帐篷品牌也供不应求。“你不知道一个公园帐篷要等一个月吗?群友们天天等帐篷等到哭。”小红书露营博主素素告诉Tech星球,目前露营圈比较受欢迎的两个品牌,旗下公园帐篷已经断货,排期购买要等很久,已经排到5月10日,有用户3月18日购买的帐篷最近才收到。 订单激增,品牌们不得不主动放弃一些尚未转化的买家。国产品牌牧高笛天猫旗舰店客服会在顾客咨询产品时直接劝退,称发货时间不好说,目前包裹积压太多导致爆仓。“订单较多,暂时发不过来。着急的话是不建议(购买)的哦”。 露营市场爆火,今年“五一”假期更是有望创造新的户外露营人数记录,但露营真的是一门好生意吗? 01 露营成创业风口,一年新增1.5万家企业 “五一”去哪儿玩?大多人选择就近露营。 露营小白陈尘告诉Tech星球,自清明假期以来,几乎每个周末都能看到朋友圈里有人在野餐、露营。帐篷、天幕、星星挂灯,手冲咖啡壶,这些充满小布尔乔亚元素的精致露营单品,已经成为年轻人朋友圈的流量密码。朋友圈里上一个如此动作整齐划一的氪金爱好,还是数月前的滑雪。 陈尘随着这股浪潮加入了这场露营狂欢。 不止陈尘,自2020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这种近距离的休闲旅游方式。 小红书数据显示,2021年1-5月,小红书上露营的搜索量比2020年同期增长428%。今年清明假期露营搜索量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427%。携程数据显示,清明节露营产品预定量同比增长超3倍。天猫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露营相关消费同比增长达到100%。 涌动的消费需求最先被创业者洞察。数据显示,2014年至2020年中国露营营地市场规模从77.1亿元增至168.0亿元,2020和2021年分别新增超8000家和超1.5万家露营地企业。 “嗨king野奢”营地便是在露营元年2020年成立的,公司第一个营地选在了西安,定位家庭露营的微度假营地连锁品牌。创始人王春旺告诉Tech星球,2020年,公司客流量一直处于缓慢上升期,没有多大惊喜。进入2021年3月份,客流开始迅速猛增。客流量是一个衡量露营市场火爆程度的重要维度,王春旺称,去年他们营地每周末客流在五六百人左右,今年每周末客流则增长到1500人,增长近3倍。 2021年,露营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去年露营从3月一直火到6月份,整整3个月时间,客流与营收同步增长。“嗨king”从一个月收入7-8万元发展到20万、30万。今年4月份,“嗨king野奢”营地收入达到80万。这是目前为止单月营收最高的月份。 单店模型成立,“嗨king”决定进一步扩张,加快全国开店速度,以期做成露营连锁品牌。2021年仅一年时间,“嗨king”从一家营地做到了20多家。 从用户画像来看,王春旺称,露营爱好者共同特征通常为“新三有”:有娃、有车、有闲,用户大多以80、90后为主。 另一位营地品牌“三分野”在行业一路高歌猛进的2021年入局。“三分野”营地负责人绝行告诉Tech星球,2020年大多人处于观望阶段,2021年,露营商业逻辑以及商业模型被验证可行,露营产业链销量明显在暴增,消费端对于露营的关注度和话题度持续增高,时机成熟,他们于是在9月份决定加入露营赛道。 目前,“三分野”一共开设了两个营地,一个主打山水营地,一个主打星空营地。既提供拎包入住服务,类似于酒店式帐篷,也提供少量的营位租赁服务,用户自带帐篷。对比来看,后者的门槛更高,因为需要用户自行准备装备,而一套装备整体下来至少在千元左右。 绝行称,“三分野”露营客流一般集中在周末,每周两场,每场大概在二三十人左右。 除了营地品牌,露营定制也逐步打开市场。主攻露营咨询与露营定制服务的创业者杨光称,去年,他们接待的高净值客户人数不到300人,今年仅“五一”期间,就已经有好多企业向他们预约露营活动,多为公司高管团建,人数接近80人。 02 有人收入千万,有人亏损几十万 在淘金热的故事里,只有少部分人能挖到黄金,但所有人都需要铁锹。露营产业链上,如今已经出现两极分化,有人年收入千万,有人亏损几十万,至今没有盈利。 帐篷厂商可能是露营行业里第一波吃到红利的玩家。 浙江一家帐篷厂商老板告诉Tech星球,跟去年相比,今年帐篷行情更为火爆。一般两个月前便开始生产。他们公司成立于2019年,公司最初定位是一家贸易公司,主要面向日本等海外市场,通过代工形式打造自己的品牌。 去年开始,国内露营市场爆发,最直观的表现是,抖音等社交媒体上开始出现大量的海外帐篷品牌,现实生活中,公园等场地也开始涌现密密麻麻的帐篷。于是他们将部分精力切入国内市场,甚至为此自建了一家工厂,以期更好地把控热销品类的生产周期与供应。 自建工厂原本是为保障自家品牌产品供应,但是他们后来发现,开始有外部订单涌入,很多跨界进入帐篷行业的玩家找他们下单。国内露营市场崛起,海外则因为战争导致帐篷市场萎靡,综合考虑下,他们决定将工厂一起转型,跟国内品牌接洽,为品牌代工。 目前,上述帐篷厂商国内订单业务大概占比30%。他们今年的目标是,国内订单做到营收1000万元,总营收达到3000万元。为了跟上产能,他们今年又新增了一家工厂。 据该厂商老板称,制造端的利润率不是很高,净利润在15%左右。但身边也不乏造富故事,该老板表示,有些帐篷商年销售可达四五千万元,盈利比较可观,有人代步车直接从奥迪切换成迈巴赫,有人房产直接以栋为单位统计,“是几栋不是几套”。 有市场的地方就有资本涌入,从一二级市场反应来看,资本对装备赛道可谓青睐有加。户外露营装备制造商牧高笛已经连续八个交易日收涨,年初至今涨幅为49.88%。另一家户外装备品牌挪客Naturehike也于近日宣布完成近亿元融资。一些装备商甚至开始充当投资的角色,拿出一部分资金投资扶持代理人做营地品牌。 而营地品牌则相对来说没那么容易实现盈利。 绝行称,目前“三分野”在露营营地上的投入近100万,包括营地租金,帐篷等装备成本、人员成本。他们预计,回本周期大概需要2-3年。 露营定制服务商同样没有实现盈亏平衡。成立于2018年,提供营地策划、活动执行、露营定制、装备租赁等服务的露营品牌老板杨广称,今年“五一”租赁需求旺盛,他们50套装备都已完成预约租赁。从去年开始,也不断有客户愿意向他们付费咨询营地运营方案,但目前为止,他们仍然没有实现盈利,装备加上人员成本,两年时间,大概亏损几十万元。 03 露营是不是一门好生意? 享有“京郊小瑞士”美誉的金海湖,近两年成为年轻人喜爱的打卡胜地。在金海湖经营一家露营营地,会是一门好生意吗? 徒步旅行创业者足迹告诉Tech星球,去年有一位露营创业者以70万元的价格拿下金海湖一块地,占地面积大概有四五百亩。除了营地租金,其他帐篷等装备大概有四五十套,以三千元一套的价格算下来,装备成本大约15万元。加上其他成本,总成本在100万左右。准入门槛不低,但回本周期也很快,一年的时间,这位创业者便挣了100万。 看起来,投资成本低,投资回报率高,回本周期比较短,一年下来便会有利润。但是,该创业者只运营了一年。 营地实现盈利的前提是,需要一个稳定的场地合作方,即超强的拿地能力,否则后者将变成最大的不稳定因素。 足迹称,如果不是固定场地,单纯游牧式露营,确实是一个吃力不挣钱的事。固定场地,以确定性的形式运营营地则盈利可能性越大。 一位露营创业者告诉Tech星球,他们在运营营地时同样遭遇过场地方单方面毁约。原本他们与某场地出租方商定,露营收入按照三七比例分成。但随着后期露营人数增多,生意越来越好,场地业主开始不满足于三成分成,对方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干预阻挠。“场地是他们的,他们没有契约精神,我们也无能为力”。最后不得已,该创业者只好另寻其他营地。 露营创业路上不可避免遇到各种挑战,某轻奢露营品牌创始人吴迪告诉Tech星球,创业两年,踩过不少坑,其中两次印象深刻的经历,一次是选址哈尔滨营地,一次是在甘肃。 吴迪回忆,当时在哈尔滨投入30多万,刚开始一个月营业期生意火爆,但哈尔滨天气太冷,一年只能干三个月,周期太短,营业期太短,还要养团队,算下来并不划算。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太大。 甘肃营地失败则是受限于当地消费理念、人口、消费能力比较低。露营对应的人群一般为中产阶级,有闲有钱,消费理念不需要再教育,但他们在甘肃选址的城市并没有达到这样的消费水平。 所以,两次踩坑经历之后,吴迪得出一个结论,露营首先要谨慎立项,要有一个决策机制,不能拍脑袋乱决定,任何错误源头都在立项,否则后面后患无穷。立项标准需满足:选址城市人口不能少于800万,当地房价不能低于1万,距离市中心不能超过80公里,车程不能超过1小时,最好是秦岭淮河以南,气候温和。 事实上,露营创业者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更多,多位从业者在采访中表示,目前露营行业处于初期阶段,相关政策法规还不太明朗,土地政策也不太确定,没有清晰的行业标准可参考,露营同质化,公众对于露营环境保护意识比较弱,所以即使有些创业者能够做到净毛利率高达50%-70%,露营市场依然任重道远。 (备注:除王春旺、唐伟外,文中人名均为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