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31 10:21| 发布者: violintrip7| 查看: 32| 评论: 0
万万没想到,A股开年首个交易日,火的不是假期数据炸裂的旅游消费股,而是一个“聊天软件”。 它就是AI聊天工具——chatGPT。 前几日,先是微软宣布再砸100亿美金入股ChatGPT母公司OpenAI,然后是亚马逊也宣布要在多个工作职能中启用ChatGPT,还有“美版今日头条”BuzzFeed宣布将使用ChatGPT帮助创作内容后股价瞬间暴涨翻倍,引发全球关注。 然后今天早盘,百度也宣布将于3月推出“中国版”的ChatGPT的AI聊天机器人,加上一些来趁热闹的上市公司公告,一把点燃了A股市场对此概念的关注热潮。 尽管A股没有直接相关概念股,但截至今天收盘,一些与这个领域接近的概念股都涨疯了。 如果不是今天港股市场互联网科技股突然遭受重击大幅拉低了市场情绪,这个概念在A股掀起涨停潮都很有可能。 其实ChatGPT在去年就火了好几轮,让人一直印象犹深。 这一次,从产品初体验,到真正投入实用,还被微软百亿加注,风头更甚。 01 ChatGPT推出还不到2个月,日活量就突破千万,并且还在飞速飙升,以至于服务器崩溃成为常态,但全球用户还是像中毒一样不断涌进去。 没办法,聊天功能实在太强大了。 试用过这个工具的人都从一开始的质疑变成忠实粉丝,很快,自媒体、各大视频平台上就充斥海量关于与chatGPT聊天的各种内容。普通聊天的,寻找知识答案的,专门挑刺的,甚至问题越来越荒诞刁钻搞笑,用户不是在调教与被反调教。 在全球网友不间断的疯狂测试中,chatGPT越来越表现出各种惊人的能力:写代码、写剧本、写小说、写新闻、写作业、广告文案、知识搜查,甚至玩游戏等,完全不在话下。 不仅对答如流,甚至有时候还充满智慧,洞察人性,比真人回答都丝毫不差。 笔者就以“我是一名基金经理,去年投资亏损20%,做一篇500字年终总结”的作文试了一下。 用时不到半分钟,用词之到位,结构之合理,情感之真切,恐怖如斯! 这简直就是把一个聊天工具,硬生生玩成了游戏。 这种现象,就跟当年的抖音一样。 让人打开了从此就欲罢不能,难怪用户会如此入迷。 从产品的角度,它无疑是一个全球少见的极为成功的现象级工具。 而且,抖音的用户,很大部分都是文化程度相对低的社会普通人,但chatGPT的用户群体相对高文化,有程序员、教师、科学家、媒体人、专业行业工作者等,就算我国的用户就要先学会科学上网和有海外手机号,这也不是普通人能搞到的。 这里面,不仅说明社会高文化层次的群体都对它非常极其认可。也说明了这个工具的强大未来和无比巨大的商业前景。 02 如果说chatGPT聊天工具只是把“像一个智慧的正常人聊天”的角色扮演到极致,至多让人觉得新奇和惊艳。 但如果再把前不久也火爆起来的AI作画,以及已经非常成熟的虚拟人技术结合起来,那么可以想象AI的智能化速度,已经足够让人不由细思恐极。 就在几个月前,chatGPT和AI作画的聊天还是经常错漏百出,相当机械化,但在喂了全球海量的各种数据资料,再经过如此多人的主动“调解”之后,它们的算法就变得越来越精准理解人类思维习惯和问题诉求,甚至能给出人类没想到的增量信息。 不仅变得更加智能,甚至越来越个镜子里的真人。 先不说如此强大的工具,如果被用歪了,会导致怎样的结果。 比如,非法分子利用这个聊天工具和虚拟人技术来行骗,学生用来写作业写论文导致缺乏思考,知识问答内容真假难辨导致用户认知错误等等问题。 就说它未来将大大加速改变人类工作生活的方式,改变很多行业的业态,也足够让人重视。 以前的传统观点认为,人工智能会影响体力劳动的行业,如机械搬运、生产制造,汽车司机,然后是认知劳动的行业,如新闻媒体、法律、教育和文字处理服务,但对需要创造性思维的行业如艺术绘画,歌曲和文字作品创作等。 甚至,它生成的创作性内容,有时候能比人类更高效,更具艺术性。 人类从进入互联网时代开始,网络内容的生产方式从专业人员生产内容的PGC时代,过渡到用户创作的UGC时代和AI辅助用户创作时代,再到如今可以由人工智能主创作的AIGC新阶段,才20多年。 别看时间似乎很长,但对于几万年人类文明来说,其实只是刹那之间。 但就是这“刹那之间”,所创造的数据和财富,带来的变化,比人类有史以来加起来都要多一万倍! 那么下一个20年呢,200年呢? 未来,将有多少行业和岗位因此而消失?又将有多少行业从此发生根本性巨变? 03 可以说,AIGC已是一个全新的增长行业,而且它所能够应用的场景非常多,未来很可能和电力一样,将触觉伸至工作、生活、商业、生产、流通、研发等等,每一个领域都有着星辰大海般的增长前景,在IT领域目前增长点缺乏的当下,显得尤为可贵。 在过去20多年来,创造了史无前例赚钱效应的商业模式,底层逻辑都离不开两点:一是极具创新性,二是全民性参与的产品或服务。 首先,创新形成的技术突破对现有技术、现有格局形成了降为打击,那些无法与之对抗的公司、商业模式很快缴械投降;其次,全名性的产品或者服务则意味着巨大的用户量、潜在的营收和利润空间。如果算上IT业常见的龙头为王、成本边际递减等特点,可想而知,这里面的利润有多可观。 比如创造了大量万亿市值科技巨头的互联网。 在AIGC中,乃至更大的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中,我们也看到了这种趋势。 很多科技大佬,像谷歌、华为、特斯拉、微软、Meta、苹果等,都十分笃定人工智能的价值,也很早就进行了布局。 不过,目前人工智能概念尚处于比较早期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尴尬之处在于,很多公司或者产品都是有概念、无实际,和元宇宙、国内半导体有点类似,这里边也潜藏着不少投资风险,特别是一些小票,盘子小但蹭概念能力很强,加上游资助推一下,很容易就炒上天,后期如果交不出好的产品,又或者业绩不达预期,很容易崩塌。 实际上,人工智能产业所需要的资本、技术、人才、资源等都十分庞大,绝非小公司能够支撑得住,要最终胜出,笑到最后,大概率还是那么实力雄厚的巨头们。 其他的不说,就看看那些科技巨头们的投入,就一目了然,每年的数以百亿美元的研发费用,甚至可以敢为一个短期未见有商业回报的烧钱无底洞项目一掷千金。 比如这次的微软,在2019年和2021年对OpenAI进行了投资,这一次又一次性追加100亿美元投资。 这样的资本量,这种魄力,有多少公司敢学? 04 每一次工业革命,都得益于技术的进步,从而让生产力迈向更高的台阶,再造富人类的同时,也诞生了无数大公司以及财富神话。 目前看来,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发生,生产力的代表技术将是人工智能、新能源、量子计算等,其中人工智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将毫无疑问成为这次工业革命最重要的代表性技术。 可以说,谁能够抓住人工智能风口,研发出相对的产品和服务,并成功推广至全民应有,谁就将成为这的时代的赢家。 在这一点,美国人很明显已经走在前面。 特别是以特斯拉、苹果、google、微软为代表的科技公司,有的早在10多年前就已经大举布局人工智能赛道,一些十分顶尖的领域,基本都是美国公司主导,如自动驾驶、人机交互、计算机视觉、机器人等等,Google的deepmind,马斯克的open AI,都已经成长为世界首屈一指的人工智能公司。 更重要的是,在基础架构领域,美国延续了它在互联网时代的霸主地位,人工智能芯片、人工智能基础性操作系统方面的重要公司,基本都是美国公司。 相对比之下,也很容易看出我们的软肋。 没有在基础性技术方面形成自主可控,我们在应用层面做得再多再好,都只是海市辰楼,一旦地基被人抽走,大楼就坍塌了。即使别人同样在乎我们的市场,不轻易做这种事,但是潜在的风险始终不可能消除。 一个好的产业导向、资本导向,不应该任由资本流向躺赢行业,也应该导向那些真正影响国家命运和人类未来的科技领域。 我们出台了很多千亿级别的产业扶持政策,甚至有传万亿级别的产业扶持政策已在路上,当中也确实有所收获。不过,在企业层面,激发起其自主创新的热情或者才最重要,否则钱给了,政策给了,最后还是一无所获。 真正良性的循环,应该让企业能够从市场上收获到应得的足够甚至合理超额的利润,然后它们才敢于和舍得为未来投入,就如新能源汽车和光伏产业一样,前期蹒跚起步时,国家扶上马之后,企业们通过海量投入,突破核心技术,最终把产业链掌握在自己手里。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恰逢新的技术革命,同时夹杂着复杂多变的全球局势,既是机遇,也充满挑战。 希望或许不久的将来,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也能够像光伏和新能源汽车一样,独步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