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感受到了一个个独立博客突然出现所带来的力量,Tim O'Reilly 写下 Web2.0 这个单词,宣告一个全民创造与互动的时代已经到了,帷幕慢慢升起,舞台中央的 My Space 在飞速地成长着,Facebook 刚刚出生于名为哈佛的摇篮,而 Twitter 还需要 2 年才会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Digg 就诞生于这个充满了变数的时间点,如同诞生于静谧的风暴眼之中一般。 风暴中诞生的天之骄子 Kevin Rose 在刚创办 Digg 时一定想不到这个站点日后能获得 2 亿美元的收购邀约;在 Digg 如日中天之时则更不可能认为日后自己的事业会如同江河日下,一落千丈,然而生活是这样的大起大落,永远比戏剧更戏剧。 Digg 的创始人 Kevin Rose 生于 1977 年,他的成长历史相比盖茨或者扎克伯格显得过于平淡,他不是哈佛的学生,也不曾辍学创业,虽然最后从大学退学了,但也只是很普通的选择了就职。他的工作非常不起眼,在一家电视台发布计算机相关的活动信息。后来他随着公司的合并稀里糊涂地来到了 G4 电视台,如果这个时候他没有选择创业的话,恐怕他将会一直如此过下去,如同大部分人所过的日子一样,一眼能看到人生的尽头。 在 2003 年,Kevin Rose 不知是下了什么莫名其妙的决心,又或者是对原本的生活实在是太绝望,他选择成立了网络电视台 Revision3。为了扩大自己的事业,他又在一年之后创办了 Digg。 Web2.0 强调的就是每一个用户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没错,blog 用一个简单的方法达到了这个效果,从技术角度说,每一个用户是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但是他们忽视了两个问题,并不是每一个用户都有能力发出自己的声音的,同样的,也不是每一个写下博客的用户所写的内容能被别人看见。 虽然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权利,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表达的能力的,他们的学识,环境,教育限制了他们实践的可能性。互联网虽然号称是最平等的,但是其实也是最不平等的,由于没有了空间和时间的阻碍,在互联网上马太效应被放大无数倍,体现的淋漓尽致。 Digg 用一个现在看来看似简单粗暴的方法,解决了一部分上面提到的问题,给了那些没有能力发声一个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机会,他们可以用最简单的方式——「赞」来表明自己想法。不需要费劲心力的去写长篇大论,也不需要查阅众多的资料来佐证自己的观点,只需要给自己认同的文章点个赞,就可以在内容的再排布上施加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微小但是确实存在的影响力。 Digg 的解决方法恰到好处,它的精妙之处在于给予了足够多的人一个施加自己的影响力的机会,尽管最终的结果是影响了内容的排序,但是恰到好处,若是给予太多的权利,平凡的人们也许把握不住,但若是完全没有空间,则又显得高高在上,互联网的极端的集中与分散,两种极端不同的属性,在 Digg 所创造的机制上得到了完美的体验,它把创造的权利给了少数有能力创造的人,把评判的权利则交还给最普通的普罗大众。 Digg 的成功让 Kevin 一下子成为了红人,那张略显得羞涩的笑脸被刊登到了《商业周刊》之上,封面上的标题大刺刺的写着「一个男孩是如何赚取 6000 万美金的身价」,他甚至因此收获了爱情,坠入爱河。然而,一步登天之后的他能不能继续强有力地掌舵则成了 Digg 发展过程中的最大的不稳定因素。 他站在了风口,却不懂最简单的人心 关于 Digg 为什么失败,其实现在再回过头去,还是可以看出一些端倪的。Kevin 在 Digg 担任了类似于产品经理一样的职务,这个职务要求他除了对大方向有着正确的把握之外,还需要对细节有着独到的理解,以及对自身的定位有准确的认识。 然而事实上,Kevin 只做到了第一点,用社会化的力量来传播新闻这个方向确实被他把握住了,对于后两点,他的努力并没有什么效果。 在优化 Digg 的产品细节上这件事上他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他设计的机制并没有很好的阻止社区内容的劣化,反而导致了正常用户发布内容时过程非常繁琐,这一方面的详细内容已经被当作社交网络机制设计的经典失败案例而被广为传诵,笔者不再赘述。 对 Digg 定位的失准则是他的另一个错误,比起低效的产品细节优化,这个错误更不引人注目,但是更加致命,Kevin 曾经不止一次地表示 Digg 的衰落源自于 Facebook 和 Twitter 的崛起,然而事实上 Reddit 到现在还活的好好的,Facebook 和 Twitter 并没有杀死 Digg,Reddit 才是 Digg 真正的对手,Kevin 错误地把对手定位成综合性的社交网络,而忘记 Digg 本质是一个社会化的新闻站点。可悲的是,他到 Digg 被卖掉之后都还没明白自己错在哪里。 Kevin 最大的弱点也许就是不懂人心,他不懂那些吹捧他的媒体的用心,他也不懂手底下那些面对收购要约而迫切想要换现的员工的心思,他更不懂的是自己。也许,在 Kevin 登上杂志,被人们认为是行业新贵,天才少年的时刻起,也许他就不再是自己了,他被镁光灯照耀着,觉得自己也许真的是那样的天才少年,用 18 个月赚取 6000 万美金的身价,他会不会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此时的 Kevin 一定相信伴随着自己的不断前进,Digg 会蒸蒸日上。不知是造星势头使他判断失误,还是性格所致,又或者是形式所迫,他把 Facebook 认定为竞争对手。一个错误的定位加上一系列错误的设计,最终让 Digg 陨落。他自己的财富缩水,更让 Digg 那一批早期员工在离财务自由只有一步之遥时又让一切都灰飞烟灭。 即使在最后出售 Digg 的时候,Kevin 也没有选择那个开价最高的,而是选择了一个他认为最合适的买家,他认为 Digg 在 Beatworks 的手上可以获得较好的发展,在这个金钱利益至上的社会,Kevin 的举动显得充满了浪漫主义,充满了「正确」的气息。但是作为一个 CEO,他需要为自己的员工负责,他替那些员工做出了选择,但是大家并不满意。Digg 的最早的那个程序员 Owen Byrus 在离职时曾经公开不满的说:「没有现金,没有海滨房,只有我自己。」对于那些奋斗了那么久最后却几乎没有得到什么的员工来说,Kevin 的选择与其说是正确,不如说更像是一种自私的自我满足。 毫无疑问,Digg 死的可以说非常冤,它有无数的机会可以占据某一个领域,成为那一类产品里面的第一名,但是其掌舵者一次又一次的错误最终让 Digg 输给了 Reddit。事实上,公司体量达到 Digg 那个等级之后,再犯如此之多的错误的情况实属罕见。 Digg 之死,也许本就不可避免 然而当我们抛开 Kevin 人为的错误来看,我们会发现互联网产品中先驱最终陨落后来者居上其实并不是一个非常稀罕的事情,MySpace 也最终因为社区环境的劣化而又没有有效的应对措施而被 Facebook 所击败。网景之于 IE,Yahoo 之于 Google 都是这么一回事。 解决社区环境劣化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任务,在当时,社交网络刚刚兴起,还没有普及到全民,而 Digg 这样的新闻类站点,粘度本身可能就不及像 Facebook 这样的社交工具,作为一个社会化的新闻站点,Digg 还是逃脱不了二八原则,即用户群由 20% 的创作者与 80% 的观众组成,而社区环境劣化导致的优秀创作者的出走对于 Digg 来说是非常致命的。这种情况下 Digg 尝试解决社区环境劣化问题是一个非常危险但是又不得不做的选择,如果不采取行动,用户会因为社区环境劣化而选择离开,前往一些小而美的新的站点,不断循环往复;如果采取行动,则一些不当的措施可能会更快的赶走用户。但是 Digg 没有选择,它必须置之死地而后生,打破这个怪圈。 在人口红利还未消失时,先发优势体现的并不明显,相反便成了一种劣势,一举一动造成的影响都会变成教材,被竞争对手拿来研究学习,Digg 本身就是一个前无古人的实验,然而这个实验的代价很高,也没有先例可循。社区网络的社交劣化远比现实的社区要复杂,在网络上,一个社区有着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人,而不是像现实生活中那样有着区域的划分。此外,由于没有了空间的限制,互联网社群的人的数量往往可以达到千百万甚至亿,这一庞大的社群毫无疑问会充满了各色人等,他们互相之间的矛盾在虚拟空间将会爆发;此外,还有各种各样的水军软文这样的充满了商业利益气息的人,这些人有时候会带来极坏的影响。上述原因导致整个矛盾会变得非常复杂而又庞大,庞大到人工无法干预。寻找一种机制而非人工干预来解决他们互相之间的矛盾,促进一个社区的良性发展,是一个非常困难的命题。 我们现在能在这篇文章上写这么多内容,都要归功于 Kevin 作为先驱不断地探索,他虽然最终失败了,但是虽败犹荣。这份失败并不丢人,直到 2012 年才有文章系统描述社区劣化这一现象,Kevin 毫无疑问在当时已经走的非常远了。他的失败也许是商业上的失败,也许是作为一个 CEO 没有给员工更多福利的失败,但是他带领 Digg 把所有可以犯的错误几乎都犯了个遍,用真实的案例给每一个从业者上了一堂课。也许这并不是他的本意,但是,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是既有成功的产品,也有失败的产品,没有人能保证自己永远是赢家,但是前进的话,一定就能留下痕迹,前进的话,就一定能留下价值,当 Kevin 没有选择将 Digg 卖给 Google 时,他放弃了很多,也让员工被迫放弃了很多,但是互联网确确实实就是依靠他这样的人去一步步脚踏实地的把道路踩出来之后才发展起来的。2 亿美元的估值,商业杂志的追捧都不能创造出一个伟大的产品,唯有去花费心血,耗尽心力专注地做一件事才能创造真正的价值。无论 Digg 成功与否,他每走一步路,都了这个时代巨大的财富,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自己并非一个投机客,他是真正的开拓者。 当一切过去之后,还是选择继续前进 Kevin 独到的眼光,知名度,以及他对互联网发展趋势的理解使得他能够作为一个天使投资人来延续起事业。尽管他没有在「正确」的时间卖掉 Digg,损失了不少经济收益,但是这份坚持也让他获得了一些尊重。他作为天使投资人可以说相当优秀,投资了 Twitter,Square 等知名互联网企业。他自己也曾经表示,在经历过 Digg 的失败之后,他在投资其他创业者的时候,除了给以资金上的帮助,也给予更多的意见,尤其是关于在接受投资之后需要考虑的一些更深层次的心态层面上的东西。 后来,Kevin 作为 Google 风险投资合伙人加入了 Google,事实上,这件事情之中还有一段小小的插曲。他一开始的身份是 Google+ 的高级产品经理,但是后来莫名的转为成了风投部门的合伙人,有人认为这是 Google 耍了一个小心眼,当时的 Google+ 是一个初生牛犊,需要各种各样的牛人入驻来吸引人气,很明显 Kevin 就是他们要拉拢的对象,但是可能是因为出于对 Kevin 产品设计能力的不信任,以及对于他个人天使投资时期的成绩的认可,最终让他转投风险投资部门。 Kevin 在个人做天使投资时期的成绩斐然,名列美国 25 名最优秀的天使投资人榜单,他自己公开地表示自己的大部分财富来源来自于天使投资,Digg 的出售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少财富。 然而,他在对于 Google 来说最大的意义也许是作为一个名人在 Google+ 上面吸引粉丝,在天使投资时期,他投资的产品不发 Twitter,Square 这样知名的产品,然后在 Google 风险投资工作的这段时间里,他却再也没有类似的更成功的投资了。 Google 的这一行为其实是非常下作的,他们只看到了 Kevin 在 Digg 上的失误,却没有认清楚在当时那个情况下无论是谁作为 Digg 的 CEO 都不一定能做到更好,后来 Google+ 的失败则彻底证明了这个决定是多么的错误,这也许就是善恶终有报,终将是要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的。 不知道是不是这种「花瓶」的角色让他感到不满,又或者,对于一个充满了创业精神的人,一个充满了自己制造一个伟大产品的人来说,投资人这个身份其实是很残忍的,也许是按捺不住寂寞,看到那么多优秀的人在制造优秀的产品,Kevin 终于迈出了那一步,其实所有人都能猜的到,他离开了 Google,选择开始新的征程。 他新成立公司叫做北方移动实验室。这个实验室专注于开发多款实验性的社交移动应用,当某一个应用展现出开花结果的可能性时,便抽调一整个团队来对其进行专门的开发。目前,北方移动实验室一共开发了两款产品,第一款产品叫做 Tiiny,是一款可以用来同友人分享视频和照片的移动应用。Watchville 则是他们的第二款产品,一个专门介绍奢侈品手表的媒体。 目前,北方移动实验室获得了 500 万美元的初次融资,其中的投资方包括 Kevin 的老东家 Google。Kevin 则表现得相当兴奋,对他来说,这个世界上没有比创造令人激动的产品更让他开心的事情,可以说在做投资人期间,他一定看到过无数的项目,一定会感到技痒,现在他可以尽情地去施展他的才能了。 枯木上的新芽 现在,Digg 获得了所谓的新生,当然,离自己曾经的辉煌差了不知道多远,有点像退休的老人,过着平静的生活。 Digg 给我们留下了两份重要的遗产,第一份是名为「点赞」的机制,第二份是被称为「社交网络蒸发冷却效应」的现象。前者已经被绝大部分站点应用,后者则成为一个灯塔,警示着所有社交网络产品,虽然仍有不少产品触礁,但是大家都已经给予这个现象足够的重视,并且不断地思考如何避免它的出现。 值得一提的是,Digg 还给我们所有人两个不大不小的惊喜:受到 Digg 点赞排序机制启发进而被发明的 Quora 和中国的知乎已经变成了重要的内容生产社区;而一个模仿 Digg 的中文站点,煎蛋,则转型成一个译介网站,每天向中国人民传播着蓝星上最丧失的新闻。 Digg 生而给所有人带来点赞,死而把自己变成教科书式的案例,让所有人第一次注意到了社交网络劣化的现象,并且在 2012 年的时候人们把这个现象命名为「社交网络的蒸发冷却效应」。 庆幸的是,Kevin 的女朋友因为 Digg 与他相识,却没有因为 Digg 而和他分离,他们终于在 2013 年结婚,过上了别的生活。 在 Kevin 的 Quora 账户自我介绍里面有好几条内容,其中一条是「Digg 的创始人」。不知道在使用 Quora 的时候,Kevin 会不会觉得有一些自豪,又有一些无奈,还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历史感呢?而我们每一个人,在知乎上面点赞,在看煎蛋的丧失新闻的时候,会不会想起有这样一个网站,它曾经光芒万丈,也曾堕入深渊,现在在这个互联网的一个角落里面安静的享受着属于自己的生活呢?互联网发展很快,但是也不是那么的快,至少,我们在输入 digg.com 的域名之后,还可以一睹它的尊容。 |